第九十八节 帝王心术
书迷正在阅读:厉夜寒南乔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、海贼王与龙之子、广告攻略、超神系统超萌妹、在你梦里为所欲为、微旅行餐厅、作家是怎样练成的、我是恺撒、青妩裴珏真千金马甲一掉亲哥们全跪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、城鼓
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军中锦衣卫暗探把天雄军发生的所有事情层层上报,至辰时,崇祯已拿到骆养性给他的奏疏,细细观之。 “男儿路,只一步,生死荣华莫回顾! 男儿血,真如铁,刀山火海亦不悔! 文采斐然,写得甚是热血,无愧临浦案首之名。 王伴当,你去安排,早朝后抽点时间见一面。” 秦浩明的表现引起崇祯的兴趣,淡淡朝旁边的王承恩吩咐。 崇祯原本并未打算见秦浩明,虽然对他有印象,有好感。可区区一个四品的武将,他还没放在心上,有待细细观察。 大明武将升官容易,品轶普遍高过文官。可在崇文抑武的环境下,并没有没有什么用处。 见到比自己级别低的文官依旧要恭恭敬敬,若是级别相距较大,还要下跪行礼。 宫中小黄门来得很及时,天雄军将士正在整装待发,奔赴赵县。 昨晚天雄军将士醉酒人数众多,又没有任务,倒是借机修整了一番。 听到崇祯要见自己,秦浩明有点受宠若惊,立马把抛下手中事务,随小黄门进宫。 乾清宫冬暖阁当中,花梨木雕制的宽大太师椅中,垫着厚厚的织锦软垫,右手放着平矮的桌案,摆放着一些精致的宫内糕点。 崇祯勤奋,经常在早朝后还召内阁大臣询政,且时间甚久。 内阁重臣中多有年岁已长之人,耐不得寒冷饥饿,崇祯皇帝便体贴的配备软垫糕点以供使用。 秦浩明年纪轻轻,自然无需如此。就是坐着有点不舒服,概因只坐了小半个屁股的缘故。 崇祯皇帝暂时还没有功夫理会他,正埋头在御案上批示奏疏。 虽说坐得别扭,可秦浩明挺胸昂首,不敢有丝毫异动。 今天能见崇祯是一个意外之喜,看来是昨天的表现引起他的注意,也不枉自己绞尽脑汁作秀一场。 只是应该求得什么样的支持,又应该如何应对,才对目前的局势有好处呢? 原本自己认为任务已经结束,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卢象升。 所以,对见崇祯,他思想考虑不充分,也根本没料到有这样的机会。 “秦爱卿胆子不小哇,胆敢私下妄议朝廷官员。 居然说御史吃什么,侍郎、尚书皆有言及不雅,朕的肱骨被你一网打进,简直是有辱斯文!” 秦浩明正专心一意想着如何“对付”崇祯之际,耳边却传来了威严的声音。 “微臣惶恐,此皆戏言,当不得真?” 秦浩明赶紧双手作揖从太师椅上站起来,顺便活动有些发麻的双腿。 同时心里暗自一禀,这个笑话自己只对李永茂说过。 当时只有自己和他的两个亲兵在场,如不是他的亲兵中有锦衣卫的暗探,那便是李永茂自己讲给崇祯听。 不过眼角看见崇祯脸上并无怒色,知道跟之前的静坐一样,是在敲打自己,估计这也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。 “以后要多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,毕竟现在也是朝廷大臣,比不得在野之时。 若是被言官抓住把柄,朕也爱莫能助! 不过你这个笑言倒是编排的挺形象,无愧临浦才子之名。” 崇祯消瘦白皙的脸上抹过一丝笑容,显然也是为秦浩明创作的笑话感到好笑。 再想到昨晚他慷慨激昂的言语,不禁蔚然而叹! 还是年轻人有激情有热血,不像朝堂诸位臣子,只知朋党,罔顾国事! “多谢陛下恕罪,微臣当铭记于心,以谢陛下拳拳爱护!” 秦浩明行礼的同时,心里在揣测着崇祯的意思。 短短几句话,透露出来的意思却很多。 首先,表明昨天的所有举动他已经知晓,告诫自己。 其次,表明他看重自己,这就是先敲打后拉拢,还是帝王心术。 最后,话里也无意中透露他对御史言官反感,或者说有些无奈。 御史有风闻奏事的特权,即无需任何证据便可弹劾朝中大臣,而被弹劾的大臣一般都需回家,闭门思过。 原本是由唐宋的御史台发展而来,主掌监察、弹劾及建议。 与刑部、大理寺并称三法司,遇有重大案件,由三法司会审,亦称“三司会审”。 洪武十五年,明太祖朱元璋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。 设都御史,职责专属纠察、弹劾百官,辩明冤枉,提督各道,是天子耳目风纪的部门。 所有大臣奸邪、小人结党、作威作福胆敢乱政者,便弹劾他。 制度是好的,是皇权用来制衡相权制衡文武百官的工具。可惜到了明末已经沦为文官集团党争的工具。 即使是崇祯在很多时候也无奈,毕竟他虽是天子,但要推行一个政策也无法亲力亲为,必须通过自己信任的大臣。 而这些大臣遭到敌对派御史言官的弹劾,也只得停止工作,回府闭门思过,无心事务,让崇祯既恨且恼。 譬如最近和建奴的议和举措,便是让御史言官所搅合,以至于崇祯大骂“黄口小儿误国”。 “简单说说此次赵县大捷的经过,毕竟塘报内容有限,没有你这个亲历者叙述来得详实。” 崇祯一撩龙袍,坐到上首特制的御椅。其椅比其它座椅高约一尺,居高临下,彰显皇家威严。 秦浩明微微鞠躬作辑,在崇祯的示意向坐回太师椅,仰着头向崇祯汇报赵县大捷的详细情况。 但其间并未提及自己分毫,只是着重说明卢象升如何在艰难的情况下,运筹帷幄,急皇上所急,想皇上所想,率领天雄军将士浴血厮杀以报皇上知遇之恩! “九年了,卢爱卿还是热血依旧,身为总督还上阵杀敌,说起来朕多有不是,辜负与他。” 听完秦浩明讲完关于此次跌宕起伏的战斗过程,崇祯脸色沉重,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。 他们君臣相宜始于崇祯二年,敌酋皇太极首次破关南下,兵临北京。 当时大明防线崩溃,各路援军畏缩不前,十九岁的青年皇帝,第一次体会到心寒齿冷的痛苦。 不到30岁的大名知府卢象升,在当地招募了一万多民团,千里迢迢奔赴京城勤王。 面对凶悍的满洲鞑虏八旗,这群从未见过刀兵的民兵,在当时还是白面书生的年轻知府卢象升带领下,非但毫无惧色,反而群情激昂,多次积极请战,要和鞑虏拼命护卫崇祯周全。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,崇祯记住卢象升的聪明睿智,带兵有方,更重要的还是热血与忠诚! 之后就是卢象升大小百余战,先后击败李自成、高迎祥、张献忠等部,成为大明朝的擎天柱石。 现在更是一战歼灭万余鞑虏,可谓惊天大功! 想到之前自己多有偏颇杨嗣昌,让他堂堂的“兵马大元帅”领兵一万,崇祯有些黯然。 “难道议和真的是错误的决定吗?”崇祯喃喃自语。 秦浩明有点同情的看着崇祯皇帝,这个想力挽狂澜的年轻人,跟个斗士一样,背负大明整整十七年,永不放弃! 奈何无力回天,可依旧无悔初心。 时也?命也? “皇上,并不是说议和就是错误的决定。” 秦浩明想了想,最终还是缓缓开口说道。